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一站式 > 正文

“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4月活动简报

日期:2025-05-12来源: 作者:何江林关注:7

毕业生就业推进会:教育科学学院开展2025年毕业生就业会议


为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效开展,切实提升就业质量,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科学学院深入调研当前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精准剖析现存问题,并明晰后续工作的核心方向。4月3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在学校“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召开就业推进会,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学院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党总支书记李武军、副院长刘峰及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工办副主任赵丹卉主持,与会人员就就业工作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会议拉开帷幕,学工办副主任赵丹卉率先对学院的就业方案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解读。她围绕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展开深入阐述,并对各项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赵丹卉提到,学院的就业工作在前期已收获了一些积极成果,然而,当下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挑战,像部分毕业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就业意向不够清晰,同时毕业生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存在渠道不够多元等问题。基于这些现状,她强调后续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断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全方位提升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紧接着,各毕业班辅导员按照议程,逐一汇报各自所带班级学生的就业进展。汇报中,他们不仅深入剖析了不同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坦诚指出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实际情况,各位辅导员分别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后续工作计划。未来工作中,他们将着重强化对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主动出击拓展就业资源与渠道,全力以赴保障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实现顺利就业,助力他们迈出职业发展的坚实第一步。

会上,副院长刘峰对当前就业工作成果给予充分认可。他着重强调,就业工作是学院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意识,以协同作战的姿态,全面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刘峰进一步提出工作方向:需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化建设,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优质就业平台,同时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确保每位毕业生都能获得匹配的职业发展机会。

党总支书记李武军在会议总结时,深刻阐述了就业工作的战略意义与时间紧迫性。他指出,就业不仅是学生职业道路的起点,更关乎其人生发展的长远规划。李武军要求全体与会人员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会议制定的各项任务细化落实,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举措,为毕业生顺利踏入职场筑牢保障防线,推动学院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就业推进会的成功举办,为教育科学学院的就业工作锚定了清晰方向,系统梳理了目标与重点任务,有力激发了全体工作人员投身就业服务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会议后,学院将紧密围绕毕业生实际需求,开展更具靶向性的就业指导,整合优质就业资源,推出精准化帮扶举措,全方位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此举不仅切实助力学生实现职业理想,也将为学院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影响力筑牢根基,推动学院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以书会友,共读新篇:化学与材料学院开展“清风化语,思政育人”读书分享会  “清风化语”思政育人工作室于4月10日下午在校园“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以书会友,共读新篇”主题读书分享会。此次活动旨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通过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培养深度阅读习惯,在书籍中汲取智慧养分、提升文化素养与思辨能力。活动强调以书籍为桥梁促进思想碰撞,倡导将阅读思考融入成长过程,通过分享经典著作与阅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精神,助力实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教育目标。

  活动一:观视频,悟读书。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关于“为什么要读书”的短片。视频中深刻阐释了阅读的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藏在你的气质里、谈吐里、胸襟里,也在你未来的路里。”通过影像的力量,大家再次体会到——知识不仅赋予人生更多选择,更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活动二:品人物,写心声。同学们踊跃上台,分享近期阅读书籍中令自己敬佩的人物。从《平凡的世界》中坚韧的孙少平,到《简·爱》里独立勇敢的简,再到历史伟人的智慧与品格……每位分享者都从精神境界、处世之道等角度展开论述,展现了对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共鸣。

  分享结束后,同学们提笔为书中人物写下最想说的话。短短五分钟,一张张明信片上流淌着真挚的情感:“愿你永远坚守初心”“感谢你教会我直面困境”……字句之间,尽显阅读带来的心灵触动。

  活动三:知识竞答,智慧交锋 压轴环节是紧张刺激的 “知识问答”。30道题目涵盖文学、历史、科学等领域,同学们举手抢答,角逐激烈。最终,积分前三名脱颖而出,荣获象征荣誉的奖章与学分奖励。这场智慧比拼不仅考验知识储备,更展现了学子们的敏捷与自信。

  活动在掌声中圆满落幕。主持人总结道:“愿我们一生与书为友,一路书香,一路智慧!”师生共同致敬分享者的真诚与智慧,也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投入。阅读是心灵的旅行,更是成长的阶梯。让我们继续以书为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弘扬典籍,争做时代新人:化学与材料学院开展“清风化语,思政育人”读书分享会

  为弘扬典籍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清风化语”思政育人工作室于4月15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弘扬典籍文化,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有胡宗叶,康钦,姜小丽,惠子豪,李一彤,以及会议主持刘佳浩。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我们通过视频、故事分享和知识问答,走近雷锋,传承他的精神。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视频鉴赏。通过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雷锋的事迹和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相信大家观看后心中都有了更深的感触。

然后,我们进入雷锋故事分享环节。雷锋做过无数的好事,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1962年,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但他的精神从未离开。那些看似微小的善举——扶老人过马路、为陌生人指路、捐赠闲置物品——都是雷锋精神的延续。他用短暂的一生证明:伟大源于平凡,奉献不在于身份,而在于时刻保持一颗温暖他人的心。

最后,通过雷锋知识问答检验同学们对雷锋事迹和精神的了解。胡宗叶表示,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跨越时空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追求,更以朴素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人性中普遍的善意与担当。姜小丽说,雷锋精神不是历史标本,而是动态生长的文明基因。机器可以送快递,但无法代替人类传递温暖;算法能计算利益,但无法教会我们为何要爱陌生人。从社区志愿者到国际医疗队,从网络互助到生态保护,新时代的“雷锋”正在用多元方式诠释:“永恒的不是某个人的名字,而是人性向善的永恒追寻。”

  同学们,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时代新人。今天的“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活动到此圆满。

班干部培训会议: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制药242班开展班干部培训会议

  为进一步总结班级工作成果、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环生生物制药242班于2025年4月21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召开班干部总结大会。班主任赵静老师及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制药242班全体班干部及学生代表参会。

首先在会上班主任赵静老师系统地梳理了本学期班级管理、学风建设、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不足。

其次班干部进行述职汇报。班长总结了班级整体工作情况,包括学风建设,集体活动参与率等各项内容并提出了优化班委协作机制的方案。学习委员汇报了班级学业成绩、晚自习考勤情况,并计划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助力后进同学。团支书总结了本学期团日活动成果并介绍新一期“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推进计划。生活委员反馈宿舍卫生评比结果,汇报春季运动会、班级联谊活动的筹备进展。

然后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班主任赵静老师充分肯定班干部的努力,特别表扬班级在“校级优秀团支部”评选中的突出表现,同时建议加强专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结合,针对班级存在的沟通效率不足、部分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学生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增设“班级学术沙龙”“户外素质拓展”等建议,获班委采纳并列入下一阶段计划。  

最后班主任赵静老师总结本学期班级成果与发展并为他们确定下一阶段班级目标:争创“校级优秀班集体”,推动专业实践与科研项目结合。深化“班委轮值责任制”,提升全体同学参与感。开展“生物制药企业参访”“学术导师进班级”等特色活动。

  本次大会通过总结与规划,进一步凝聚了班级向心力,为环生生物制药242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体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挑战,书写属于242班的青春篇章!

观红色经典,燃烧奋斗薪火:化学与材料学院开展“清风化语,思政育人”观影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化学与材料学院“清风化语”思政育人工作室于4月24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举办以“观红色经典,燃奋斗薪火”为主题的思政育人观影活动。

该活动由方佳浩进行主持,他表示很荣幸能与大家一同开启这场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的精神之旅,红色经典作品犹如一座座精神富矿,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信念与不屈的奋斗精神。而后他宣布开启红色精神观影之旅。

接下来进入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分享观后感受,讲述心中的红色经典故事,从先辈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希望今天的活动能让红色经典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赓续红色血脉,续写壮丽篇章。

音乐疗愈心理活动:音乐学院开展沉浸式音乐活动

  4月25日,音乐学院以“在喧嚣中寻找宁静”为核心理念,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策划了一场沉浸式音乐疗愈活动,通过韵律与声波的共振,为师生构筑了一处“心灵避风港”。

  非洲鼓的浑厚、三角铁的清脆、木鱼的禅意与快板的欢腾交织碰撞,从呢喃般的民谣小调到恢宏的史诗乐章,音符如涟漪漫过田径场的每个角落。乐曲化作无形的丝线,将两百余颗跃动的心串联成共鸣的星海,让所有人在声波的托举中触摸到音乐原初的治愈力。  

  这场音疗狂欢不是终点,而是声波革命的起点。

就业指导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座谈会

  4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成长指导活动。校内巡察组负责人魏光民与各学院优秀学生代表围坐交流,共同探讨青年成长话题。学院辅导员陈晨主持了本次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魏光民立足学生成长规律,从理想信念锚定、实践能力锻造、创新思维激发、身心协调发展等维度展开指导,为青年学子提出三点成长箴言。一、锚定理想坐标:以家国情怀点亮青春赛道“青年当以‘国之大者’校准人生航向”,他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深植民族复兴沃土,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赛道上勇担使命,让青春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二、锻造硬核本领:以知行合一筑牢发展根基,强调“硬实力才是应对未来的底气”,建议学生构建“专业+通识+前沿技术”复合型知识体系,善用AI、大数据等工具赋能学习,同时通过“目标倒推法”制定个性化职业路径,做到心中有蓝图、脚下有行动。三、激活实践动能:以躬身力行书写奋斗答卷“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他号召学生跳出“舒适圈”,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基层调研中锤炼抗压能力与问题解决思维,倡导“试错中迭代成长”,既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也要培养身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力。

  此次座谈会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有效帮助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升专业自信。学院将继续推进此类活动,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三全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上一条:“心向阳光·资助伴成长”——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环生笑语”心理育人中心开展心理+资助育人活动 下一条:“一站式”学生社区|数学与统计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致敬劳动者”主题交流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