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号,渭南师范学院“酷暑激扬青春志,心援助力精卫行”赴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团的九名同学走进渭南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为期10天的爱心陪伴助力病患康复的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分成两组,分别深入临床心理科和心身病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除了配合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之外,志愿者们还为白衣天使和病患们精心准备了多种趣味活动,如“破冰游戏——大风吹”、“认识自我——手绘我的文化衫”、“放飞烦恼——折纸游戏”等。每日的关爱陪伴中,志愿者们在游戏中和病患们建立良好的关系,用实际行动关爱他们,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病症,悦纳自己,树立康复的信心。通过辛勤的工作和努力,志愿者们成为医护人员可靠的小助手和病患们的知心朋友。
图为实践团队老师和志愿者在精神卫生中心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帆摄
初见生怯伴疏离,以心感化活氛围
临床心理科小组第一次开展击鼓传花的小游戏出师不利。病患们一开始十分生怯,在游戏中也表现出回避,不安等状态,表演节目环节无人问津,大家多以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态度,面对志愿者也多有疏离和排斥。
志愿者耐心引导大家,先进行自我介绍,为病患们表演节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渐渐地,病患们也积极起来,活动进行到后半段,大家的疏离之色尽散,隔阂也消除不少。
心身病区小组第一次开展的“认识我自己”活动进展也是一波三折。病患们在自我介绍环节都显得异常沉默。志愿者及时调整了方法,让病患们将自己白描于纸上,然后在活动中进行引导,让他们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跟病患们谈论共同的兴趣爱好,活络氛围,跟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图为“认识我自己”活动中,志愿者与病患奶奶亲切交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俊枫摄
图为志愿者引导病患小妹妹认识自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俊枫摄
久处温暖牵人心,欢声笑语漫病房
志愿者跟随医护人员的步伐,进行每日的早查房和晚查房。他们悉心观察和了解病人的每日情况。在查房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也都耐心地向志愿者讲解病理知识和护理常识。
图为志愿者跟随医生的日常查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擘摄
临床心理科小组的志愿者们组织病患们开展黏土制作和折纸游戏。在手工游戏中培养空间能力,提升病患专注力,疏解负性情绪。此外,志愿者们还和病患一起运动,跳广场舞健身。住院部大厅里运动气氛十足。
得知临床心理科的一位病患马上要过生日,志愿者们精心策划,布置生日会场,为小妹妹举办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派对。病区的每一个人都向小妹妹献上了最真挚的生日祝福和最有心意的生日礼物。
图为病患妹妹的生日趴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旭鹏摄
心身病区小组的志愿者们组织病患开展了正念健心、“我的T恤”活动、“放飞烦恼”折纸游戏,毽子舞、唱歌、棋牌游戏、同舟共济等游戏。活动一开始参与的人并不算很多,但是参与者们的欢声笑语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与大家一起玩这些游戏,整个病房区时常被大家的欢乐所淹没,医护人员也受到感染加入其中,病区一片其乐融融。
图为正念健心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福根摄
图为“同舟共济”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怡蓉摄
图为 棋牌乐翻天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福根摄
图为 志愿者陪病患妹妹练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仿悦摄
图为志愿者和患者一起学习做粘土的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仿悦摄
图为志愿者、医生和病患妹妹一起折千纸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瑗摄
图为志愿者和病患妹妹一起折千纸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娈摄
图为志愿者和病患的手工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旭鹏摄
别时心底升不舍,互送礼物道祝言
在这十天的相处中,志愿者们的紧张、病患们的疏离早已消弭,留下的只有彼此带来的温暖还有离别将至的不舍。
20号下午,志愿者分别为各自科室的医生、护士以及病患们准备了小礼物,每一份礼物中都有志愿者的美好祝福。
离别在即,医生护士和病患们都对志愿者们这段时间来的表现进行了评价。一位爷爷说,“很感谢这段时间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的住院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机和快乐!”
心身病区主任李美婷医生说,“感谢渭南师范学院心理援助小分队这段时间以来的协助。心身病科因为你们的到来,多了很多欢乐!病患们的康复速度都加快了!希望志愿者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学业有成!”
图为小组成员为病患准备的小礼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郝梓玉摄
图为小患者给志愿者的留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郝梓玉摄
图为白衣天使的祝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瑗摄
志愿者们表示,通过参加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交到了很多朋友。本次社会实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成长中一段宝贵的财富。(通讯员:曹怡蓉 刘原 审核人: 陈景西)
上一条:我校在陕西省高校第七届“阳光护航”心理育人活动宣传季省级活动中获佳绩 下一条:党委副书记汪勇参加“赴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团”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关闭】